8月9日下午,北京速记协会培训中心初级班学员在3007教室举行了一场轻松愉快的略码比赛。来自全国各院校暑期班的同学和初级班的学员在比赛中相互搭档,不仅增进了友谊,更体现了班级集体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一举两得。
在比赛开始前的一个星期,王老师就通过抓阄的形式给学员分好组,搭配好组员,一共分成十六组,两人或三人一组。一听到以抓阄的形式分组,大家都乐了,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赶忙抽好字条,忙着找自己的组员去了。由于平时练习都是各自练习各自的,大家很少交流,所以这次是结交朋友的一个难得机会,只见同学们都兴奋地找到自己的组员,相互介绍认识。
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终于到了比赛的日子。比赛开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简单讲解比赛规则,即每组定时五分钟,一个人面对大屏幕上老师预先准备好的略码进行比划,而他的搭档则是背对着大屏幕猜略码。其中做比划的人不能出现略码中的字,同音的也不可以,但可以用动作、相关的物品、歌词等等来解释,旁边的同学不可以帮忙比划。请其余的同学们做评委记分,最后评出成绩最好的前三名。
王老师告诉大家她还特地给同学们准备了丰厚的奖品,其中有保温杯,扇子和笔记本,上面都印有亚伟的标记,是个不错的纪念品哦。
随着老师宣布比赛开始,同学们马上进入了紧张激烈又有趣的比赛中。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或是联想或是临时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比划,或者做手语、说英文单词、一些熟悉的词语、常用的句子等等,只要能引导对方猜到答案的方法都用上了。
比如说“足球”,对方会做一个踢球的姿势;像“乱糟糟”会狂抓头发来形容;“爱国”同学们会用手比划出一个心形;对方刚说出“123”,搭档就马上反应是“阿拉伯”;有同学唱“我爱北京……”然后就接上“天安门”;“双手”,会说单的反义词,然后举起双手;“春天”,会说四个季节最前面那个;“塑料”,会抓起身边的一个塑料瓶问对方这是什么,说到“起来”时会联想到国歌里面的歌词,“森林”会说五个木在一起;其中最逗人的是,有个同学要比划“少先队”这个略码时,他就会说戴红领巾的小学生,然后还边说边比划起少先队员敬礼的姿势,果然,对方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比划,举不胜举。面对同学们这些滑稽的动作和巧妙的比划,同学老师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教室里热火朝天,好不热闹,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同学们的笑声,和平时安静的教室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在比赛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同学由于略码记忆不熟练或者是紧张等一时答不上来,那么对方就会着急得直跺脚,旁边的同学也跟着着急,很想帮他们忙,可是不允许,所以大家都干着急了。如果有些同学因为紧张而对不上来,这时旁边的同学老师也会及时给他们鼓励。
经过一场激烈的角逐,最后,来自农职院的秦梦晨和初级班学员朱磊获得了第一名,成绩是32个/5分钟,来自北京政法大学的王正和宣武一职的孔青获得了第二名,成绩是19个/5分钟,而来自华北电力的胡厚银,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康宝信,北京政法大学的王小晶获得了第三名。
其实记者心里一直在想:这些同学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比赛前一定特地演练过吧。可是采访后却让人大为惊讶:获得第一名的秦梦晨告诉记者说:“我们在比赛前并没有配合来练习过,都不认识对方,就是比赛时临场发挥。”另外还有一组获奖者是三个新学员,他们中有两个还没有学完新课,而有一个则是刚刚学完新课。“我们就是今天中午一起练习了一下,以前也没有练习过。”他们对记者说到。面对记者惊讶的表情,康宝信同学则笑着解释说:“估计是我的两个搭档比划得好,而且比较有趣吧,所以就答对比较多。”由此可见,记忆略码并不难,关键是肯不肯下功夫,还有决定比赛成败的因素除了背诵的熟练程度外还有很多的因素,比如说团结协作的配合能力,比划的技巧,心理因素等等都会影响成绩。
王老师告诉记者说我们初级班通常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类似的略码记忆比赛,比如说略码抢答,略码接龙,略码笔试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同学们能够在娱乐中学习,加深对对略码的记忆,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在谈到这次比赛的特色之处时王老师说到:“这次略码比赛还增加了部分四音略码,这是以往没有过的。对同学们的略码记忆要求更提高了一个层次。”
比赛结束后,王老师总结到:“从这次略码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同学都下功夫去背了,而还有部分同学没有认真掌握,其实略码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另外掌握略码是自己的事情,不管获奖的或是没有获奖的同学,通过这次比赛大家都对略码加深了记忆,对提高打字速度是很有帮助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把这种记忆略码的热情保持下去。”
她还说了虽然很多同学没有拿到奖项,可是从比赛中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聪明和机智和敏捷的思维,并从中对略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这才是最关键的。